转眼已迎来新学期的第三周,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自信而快乐地成长。从最年幼的孩子们带着好奇探索世界,到一年级小老虎们开启全新的学习旅程,再到初中同学们扎实提升英语与各项技能,每个班级都在以满满的热情迎接新学年的开始。同时,我们的艺术老师也带来了关于艺术治疗的研究分享,提醒我们创造力如何帮助孩子们增强心理韧性与幸福感。随着学年的推进,我们也期待见证更多这样的美好瞬间。
2岁班:3周时光,见证小小成长!
作者:Ms. Liliia, 2025年9月
亲爱的家长们:
2 岁班的三周集体生活已圆满结束,这段时光充满了难忘的点点滴滴!开学初期,孩子们难免会有情绪波动,也需要时间适应新环境,但令人欣慰的是,宝贝们每天都在迈出虽小却意义非凡的步伐。他们愈发强烈的好奇心展露无遗,看着他们一起探索、学习、欢笑的模样,我们的心中满是温暖。
过去两周,教室里开展了一系列趣味十足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开启早期学习之旅。孩子们参与了寻宝游戏,动手创作了精美的手工作品,在气球舞蹈派对上更是玩得不亦乐乎!我们还通过棉签绘画、颜色分类等趣味任务,带领孩子们认识数字 “1”,轻松开启早期数学启蒙。
此外,我们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帮助孩子们学习认知情绪;在认识面部器官的活动中,滑稽的土豆先生玩偶更是让大家笑声不断!每一项活动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自信心,同时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联结。
我们为 2 岁班孩子们的成长感到无比骄傲,也期待未来与他们共同开启更多精彩旅程。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陪伴孩子们迈出这段充满意义的学习第一步。
一年级老虎班:新学年活力启航!
作者:Ms. Sam, 2025年9月
新学年已然开启,一年级老虎班的孩子们满怀热忱与活力,迅速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开学第一周,老虎班与一年级狮子班开展了一场特别的 “相识交流会”。这不仅是两班孩子互相认识、友好自我介绍的好机会,更为培养友谊、凝聚团队力量奠定了基础 —— 而这份情谊与协作,正是我们校园共同体的珍贵所在。
在结识新朋友的欢乐氛围之外,老虎班的孩子们还完成了入学基线评估。这些评估活动能帮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优势领域与成长空间,从而设计出更贴合大家需求的课程,助力每位学生稳步进步。过程中,孩子们全神贯注、认真投入,充分展现出迎接一年级学习生活的十足准备。
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启了首个科学主题单元 ——《尝试新事物》。这个主题对于新学年的开端而言,再合适不过!就像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探索未知一样,老虎班的孩子们也在尝试新的校园常规、新的学习方法,并用富有创意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想法。从动手实践到小组讨论,班级里已然洋溢着求知的好奇心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凭借这份热情、毅力与团队协作力,一年级老虎班的新学年有了一个精彩的开端。显然,这一学年必将充满新发现、新成长,还有无数欢乐的探索之旅!
初中ESL:开学两周回顾
作者:Mr. Andy, 2025年9月
开学两周以来,我们的 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课堂以剑桥 ESL 课程框架为依托,搭建了坚实的学习基础,均衡覆盖听、说、读、写四大核心技能。
在听力与口语板块,同学们通过结对交流和小组讨论,练习捕捉核心观点与细节信息,同时提升发音准确性与语调自然度。阅读与理解环节则聚焦实用阅读策略,例如通过略读把握文章主旨、通过寻读定位关键信息,以及基于浅显易懂的文本预测下文内容 —— 这些设计旨在帮助同学们建立阅读自信。写作方面,大家已着手撰写语法正确的简短段落,重点训练细节描述能力。
第二周的学习成果展现出稳步提升的态势:同学们能将阅读理解策略运用于短篇文本;积极参与围绕 “兴趣爱好” 与 “日常作息” 主题的口语活动;听力任务中的笔记能力也有所进步。词汇学习以日常行为、校园生活、家庭相关的核心词汇为重点,并通过间隔重复练习强化记忆。基础语法部分(一般现在时、主谓一致、基础一般疑问句构成)的学习,则帮助同学们在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中更清晰地传递想法。
特别值得表扬的是以下两位同学:8 年级的Prince在小组讨论中展现出优秀的领导力,还在段落写作活动中主动帮助同伴;7 年级的Shawn在听力与笔记任务中表现始终出色,能撰写简洁的总结并在课堂上分享。展望未来,我们将开展 “人物与地点描述”“语言与文化探讨” 等主题学习,并引入多种将来时态的用法。
一年级老虎班:新学年活力启航!
新学年已然开启,一年级老虎班的孩子们满怀热忱与活力,迅速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开学第一周,老虎班与一年级狮子班开展了一场特别的 “相识交流会”。这不仅是两班孩子互相认识、友好自我介绍的好机会,更为培养友谊、凝聚团队力量奠定了基础 —— 而这份情谊与协作,正是我们校园共同体的珍贵所在。
在结识新朋友的欢乐氛围之外,老虎班的孩子们还完成了入学基线评估。这些评估活动能帮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优势领域与成长空间,从而设计出更贴合大家需求的课程,助力每位学生稳步进步。过程中,孩子们全神贯注、认真投入,充分展现出迎接一年级学习生活的十足准备。
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启了首个科学主题单元 ——《尝试新事物》。这个主题对于新学年的开端而言,再合适不过!就像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探索未知一样,老虎班的孩子们也在尝试新的校园常规、新的学习方法,并用富有创意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想法。从动手实践到小组讨论,班级里已然洋溢着求知的好奇心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凭借这份热情、毅力与团队协作力,一年级老虎班的新学年有了一个精彩的开端。显然,这一学年必将充满新发现、新成长,还有无数欢乐的探索之旅!
挑战性环境中儿童的艺术治疗:缓解压力,助力情绪健康
作者:Ms. Elena, 2025年9月
成长于挑战性环境(即面临家庭冲突、流离失所、疾病困扰,或承受巨大学业压力等不利情境)中的儿童,往往承受着影响其发展的心理与生理双重压力。这类儿童常受焦虑、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困扰,而艺术治疗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独特途径。
艺术治疗有别于常规美术课,它是由专业受训人员主导的结构化治疗过程,在此过程中,创造性表达成为治愈与情绪调节的载体。不断涌现的科学证据表明,艺术治疗在改善情绪、减轻压力、提升心理韧性方面成效显著。
艺术治疗背后的科学依据
艺术治疗能同时作用于身体与大脑。从生物学层面来看,多项研究显示,即便只是短暂的艺术创作活动,也能降低皮质醇(主要应激激素)水平。例如,Kaimal等人(2016)的研究指出,仅进行 45 分钟的视觉艺术创作后,受试者的皮质醇水平便显著下降,这一结果凸显了艺术平复身体应激反应的能力。同样,Yount等人(2013)发现,与常规护理相比,接受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住院儿童皮质醇水平更低。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艺术创作有助于调节身体的应激系统。
除生理层面外,艺术还会影响情绪与认知过程。Haiblum-Itskovitch等人(2018)在儿童绘画过程中监测其心率并收集情绪自评数据,发现儿童的情绪状态更趋平和,自主神经兴奋水平也出现可测量的变化。元分析研究进一步证实,艺术治疗在减轻儿童和青少年焦虑、改善其情绪调节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对经历创伤或长期压力的群体效果显著(Braito等人,2021;Zhang等人,2024)。
治愈机制
针对挑战性环境中的儿童,艺术治疗的益处通过多种机制实现。首先,外化表达(externalization)让儿童能够 “将问题呈现在纸上”。绘画创作能让他们与痛苦经历形成心理距离,为情绪处理提供安全空间。其次,自下而上调节(bottom-up regulation)通过涂色、晕染、描线等重复性、舒缓性的动作实现,这些动作能平复神经系统,降低兴奋水平。最后,儿童在创作有形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能重拾掌控感与自主性(mastery and agency)。创作独特的作品能培养其能力感与支配感,这对在日常生活中常感到无力的儿童而言至关重要。
案例:神经绘图法
神经绘图法(Neurographic Drawing,又称 Neurographica®)是一种备受关注的结构化艺术疗法。该方法由Pavel Piskarev于 2014 年提出,通过绘制流畅交错的线条、将尖角圆化,再逐步为作品填充色彩来开展。其重复性与专注性的过程具有冥想般的效果,有助于营造平静心境、促进自我反思。
尽管针对神经绘图法本身的同行评审研究尚不多见,但该方法隶属于正念艺术干预疗法(mindfulness-based art interventions)的大范畴 —— 这类疗法已被证实能有效减轻学生焦虑、提升情绪稳定性(Zhu等人,2025)。因此,神经绘图法可作为一种实用且低成本的活动,在学校、诊所或社区项目中开展,尤其适合由专业艺术治疗师指导实施。
结论
面对逆境,艺术治疗为儿童提供了强大的心理韧性支持工具。通过降低生理应激指标、平复情绪状态、重建掌控感,艺术创作成为一条触手可及的治愈路径。尽管针对神经绘图法等特定技术仍需更多研究,但日益丰富的科学证据已明确:艺术治疗是帮助儿童在挑战性环境中实现更好情绪平衡、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干预手段。
参考文献
Braito, I., Huber, C., Meinhardt-Injac, B., Romer, G., & Plener, P. L. (2021). A systematic review of art psychotherapy and art therap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JPsych Open, 7(3), e84.
https://doi.org/10.1192/bjo.2021.63
Haiblum-Itskovitch, S., Goldman, E., & Regev, D. (2018). Examining the role of art materials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 comparison of artmaking in drawing and painting.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2125.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8.02125
Kaimal, G., Ray, K., & Muniz, J. (2016). Reduction of cortisol levels and participants’ responses following art making. Art Therapy, 33(2), 74–80. https://doi.org/10.1080/07421656.2016.1166832
Yount, G., Rachlin, K., Siegel, J. A., Lourie, A., & Patterson, K. (2013).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for hospitalized children: A pilot study examining cortisol levels. Children, 5(2), 7–18. https://doi.org/10.3390/children5020007
Zhang, B., Wang, Y., & Chen, Y. (2024). Art therapy for anxie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86, 102001. https://doi.org/10.1016/j.aip.2023.102001
Zhu, Z., Li, Y., & Chen, H. (2025). Mindfulness-based art interventions for students: A meta-analysi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6, 1412873.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5.1412873
发布时间: 2025-10-28

